(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廣告)
農委會科技處處長王仕賢表示,智慧農業導入人工智慧(AI)與跨域整合,更要與產業緊密合作,建立農業生態系,帶領農業在科技與自動化進行數位轉型與精進升級。
農試所所長林學詩表示,數位分身是結合人工智慧(AI)的邏輯左腦與人類智慧(HI)的經驗右腦,將數據與經驗帶入系統運作,將隱性知識轉為顯性知識,再轉為數位化知識,將達人技術以數位化傳承,做到提升品質與精準化生產。
智慧農業發展5年多以來,農業試驗所從科技面著手,並與企業合作,致力發展農事服務業,將重視農安、食安的需求端與著重在智慧生產的供給端,以數位分身為架構的農業生態系進行串聯,提供人培、新創、媒合、認證的核心服務。
去年在台中市成立的「智慧溫室蔬果栽培達人數位分身示範基地」,已經穩定投產,並獲得產業廣大回響。林學詩特別感謝蕈優願意分享栽種經驗與數據,未來,栽培達人的數位分身將擔任診斷現場作業人員習慣的「蕈菇醫生」,與提供栽培決策管理建議的「蕈菇教練」,醫生監控環控設備,發掘設備數據異常現象與操作行為分析,進行設備維護與預警;教練則以人工智慧將達人操作行為模式化,提供決策建議,協助農場管理者進行效率管理。
資策會數位服務創新研究所負責此系統的研發經理徐士欽說明,傳統農業生產領域,經驗是不易描述的隱性知識,很難轉化為精準判斷的依據。相比之下,數位分身技術技高一籌,一大關鍵性進步就是通過採集有限的溫室感測器、及達人現場操作行為的直接數據,將原先無法保存的專家經驗進行數據化,可保存、複製、修改和轉移,藉助大數據的樣本庫,通過AI深度學習,提供如醫生診斷與教練指導的栽培建議。
蕈優董事長方世文指出,邁向科技化生產的過程,新設備要導引新技術,必須持續校準才能對蕈菇新品種開發與舊品種優化兩項核心業務有所助益。市場化與規模化是蕈菇產業必須走的路,要以全世界的市場為目標,此次參與計畫更是希望有機會與優秀企業策略聯盟,在國際市場打團體戰。
台灣微軟首席技術與策略長陳守正認為,台灣真正有價值的是產業的knowhow,而微軟的角色是提供可通行全球的雲平台,透過這個平台架設的數位分身可以做到監控、模擬、預測。微軟的強項是全球布局,可與專業夥伴打造一個生態系,推廣到全世界。
以近期熱門的「元宇宙」來說,微軟在各個部分所需要的技術都已經有相對應的解決方案,從最底層的IoT的串聯可取得基本資料,往上可利用此次建構數位分身技術的Azure雲平台,再往上則透過人工智慧(AI)處理資訊,再往上有Power Platform來打造應用的場景。相關的技術都已具備下,下一步就是如何應用在各個場域,將重點放在產業應用場景,將需要的在系統上做堆疊。
蕈優導入科技化種植甚早,董事長方世文在發展的20年中從業務去聚焦核心,與農委會農試所合作「蕈菇智能化業參計畫」,全面性導入液態種源,建立優勢蕈種,以及ERP與MES的運作下,發展智能化模組,提升生產效率,達到整合的最大效益。
此次與農試所及資策會的合作,蕈優在生產管理面的開發「可視化模組」,提供內部管理系統更加簡化資訊的分析與校準,把目前系統產生的參數組成資訊,進而分析成知識,最後再透過校準,變成智慧,打造真正的智能化生產模組,將商業智慧(BI)的參數運用AI的演算,達到智能化生產,獲得精準生產的最大效益。
方世文在10多年前就已是神農獎得主,其帶領團隊亦獲科技農企業的菁創獎。有方向、有計畫、有準備、動手做,是對其經營企業的描述,隨著世界趨勢,國際食品大廠逐漸要求原料廠商一同參與減碳排放,蕈優15年前就使用多種有機材質來取代木屑與木材,和畜牧業者合作,將沼氣循環利用,形成一個生態循環,將蕈優打造成碳中和的品牌。
方世文說,一個企業的存在,必須要能夠「共好」,蕈優是因為「相信,所以才能看見」,相信科技化是正確的事,所以持續而有成果。數位分身不僅有助於提升品質與生產效益,更重要的是藉由系統建立,幫助國內的菇蕈產業,在「蕈菇醫生」與「蕈菇教練」協助下,同業與新進產業的青農不用再走冤枉路,一同壯大國內菇蕈產業。
農業試驗所在農業生態系中扮演兩個角色-「平台」與「催生」,在整個農業體系運作上,有生產、數位服務、IoT資訊設備、後端銷售等各家廠商,他們追求的是生產效率與收益,農業試驗所做為專業的農業機關,提供平台結合各業者的專業與核心能力,並做為專案共同合作的推手,讓生態系運作如常。
農業中有各種栽種類別,各品項的數位化程度不一,有些農友種植的面積不大。農業試驗所期望未來能以組織方式,透過類似合作社的方式建構生態系,讓系統中的生產、運輸、銷售各司其職,不僅從終端消費者的需求支撐供應鏈,並藉由智慧農業概念導入,在生產端達到資源有效利用,讓產品品質穩定,降低自然環境干擾。運用「數位分身」傳承種植達人的經驗,提升生產效率與產量,解決農業中高齡化人口與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未來若有大型企業計畫往農事服務業發展,農業試驗所可提供媒合具備農業相關各項核心能力的業者,促進彼此合作,協助其發展布建。
文引用自:經濟日報